在食品加工產線中,運用 TT-K-36、TT-K-30 等數位溫度感測器,搭配 Pt100感溫棒、熱電阻、K-TYPE 熱電偶

在食品加工產線中,溫度控制是確保產品品質與食品安全的核心環節。無論是烘焙、殺菌、冷凍,還是發酵,每一個製程都需要精確的溫度監控。如果溫度偏差過大,可能導致產品口感不佳、保存期限縮短,甚至造成食品安全風險。近年來,隨著感測技術的進步,數位溫度感測器已經成為食品加工業不可或缺的工具,其中以 TT-K-36、TT-K-30 系列搭配 K-TYPE 熱電偶 的方案應用最為廣泛。
1. 為什麼食品加工需要高精度溫控?
食品加工的特性決定了溫度精度的重要性,例如:
-
殺菌與巴氏滅菌:必須精準達到特定溫度與時間,才能有效滅菌而不破壞營養成分。
-
烘焙與油炸:溫度過高會造成焦化、苦味,溫度不足則會導致熟度不均。
-
冷鏈與急速冷凍:需要穩定控制在低溫,確保微生物不滋生並保持口感。
因此,選擇合適的溫度感測器對於品質管控至關重要。
2. 常見的食品加工溫度感測方案
在食品產線上,常用的溫度感測技術包括 熱電阻(RTD)、熱電偶 與 Pt100感溫棒。
-
熱電阻(RTD)
-
以金屬(如鉑)為感測材料,精度高且穩定性好。
-
常見型號為 Pt100感溫棒,在低溫與中溫測量中表現優異。
-
適用於發酵槽、冷藏倉與製程監控。
-
-
熱電偶
-
由兩種不同金屬導線構成,溫度範圍廣,反應速度快。
-
K-TYPE 熱電偶 是食品產線常用型號,適合高溫烘焙、油炸等製程。
-
-
數位溫度感測器
-
例如 TT-K-36 與 TT-K-30,可直接輸出數位訊號,便於與自動化系統整合。
-
具備高穩定性、抗干擾能力強的特點,特別適合現代化產線。
-
3. 數位溫度感測器在食品加工的應用優勢
相比傳統的溫度監控方式,數位溫度感測器有以下優勢:
-
即時數據回饋:能快速將溫度數據傳回控制系統,利於自動化調整。
-
精度與穩定性高:如 TT-K-36 搭配 K-TYPE 熱電偶,可在高溫環境下保持穩定輸出。
-
易於整合:支援 PLC、SCADA 等工控系統,便於中央監控。
-
降低人為誤差:減少人工測量造成的延遲與不準確。
4. 如何選擇合適的感測器組合?
食品加工產線的溫度測量需求多樣,因此選擇感測器時要考慮:
-
測量溫度範圍:高溫製程可用 K-TYPE 熱電偶,低溫則建議 Pt100感溫棒。
-
精度需求:若需要±0.1℃級別的精度,建議選擇 RTD(熱電阻)。
-
反應速度:烘焙與油炸製程需要快速響應,熱電偶更為合適。
-
安裝環境:潮濕、油煙或高腐蝕環境需選擇耐腐蝕材質與密封良好的型號。
5. 案例:食品工廠應用數位溫度感測器的成效
某大型烘焙工廠導入 TT-K-36 數位溫度感測器 與 K-TYPE 熱電偶 後:
-
烘焙溫差控制在 ±1℃ 以內,成品一致性提高 15%。
-
減少人工巡檢時間 30%,降低人力成本。
-
異常溫度自動警示系統啟用後,產品報廢率下降 20%。
6. 結論
在食品加工產線中,溫度控制直接影響產品品質與食品安全。透過 TT-K-36、TT-K-30 等高精度數位溫度感測器,搭配 Pt100感溫棒、熱電阻 與 K-TYPE 熱電偶,企業可以實現更精準的溫控管理,不僅提升生產效率,還能確保消費者享用到最佳品質的食品。
隨著食品產業向自動化與智慧製造發展,數位溫度感測技術將成為品質管理的重要利器。

